马利筋
Asclepias curassacica L.
Sp. Pl. 1: 215. 1753.
多年生直立草本,高1-1.5m,含丰富的白色乳汁。茎淡灰色,密被微柔毛,老茎变无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0.5-1cm,与叶片的两面均疏被短柔毛;叶片膜质,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,长6-15cm,宽1-5cm,基部楔形,下延至叶柄,先端渐尖或急尖,侧脉每边12-15条。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,略短于叶或与叶等长,着花10-20朵;花序梗长2-7cm,与苞片、花梗和花萼均疏被短柔毛;花梗长1.2-2.5cm;花萼裂片披针形,长3-3.5mm,宽约1mm;花冠紫红色或红色,裂片狭长圆形,长7-9mm,宽约3mm,开花后反折;副花冠裂片长3.5-4mm,黄色或澄黄色,先端凹兜状,凹兜内有内弯的舌状片;花丝合生成筒状,长2.5-3mm;子房无毛。蓇葖果双生或单生,纺锤形,长5-10cm,宽1-1.5cm,平滑,无毛,两端渐狭。种子卵形,长6-7mm,宽约3mm,顶端种毛长2-4cm。花期:几乎全年。果期:8-12月。
产地:东湖公园(徐有财 89475)、仙湖植物园(陈景方 2388)。深圳各公园及公共绿地常见栽培。
分布:原产于热带美洲。现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有栽培。我国广东、香港、澳门、海南、广西、湖南、江西、台湾、福建、浙江、江苏、安徽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青海和西藏均有栽培或逸生。
用途:全株有毒。可作农药,驱杀害虫。植株含强心甙,称白微甙,可药用。又为良好的观赏植物。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《深圳植物志》第3卷 165页
2028
图 170 马利筋 Asclepias curassacica
2028
图 170 马利筋 Asclepias curassacica
1.植株上部的一段、叶和聚伞花序;2. 花;3. 花粉器;4. 果序;5.种子和种毛。(余汉平绘)
1.植株上部的一段、叶和聚伞花序;2. 花;3. 花粉器;4. 果序;5.种子和种毛。(余汉平绘)
版权所有 © 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 粤ICP备09129350号-9      
地址:深圳市罗湖区仙湖路160号 咨询电话:(0755)2573 8430 Email:fsz@iplant.cn